默认分类

默认分类

默认分类描述

家人被刑事拘留,家属该怎么办?

申律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160 次浏览 • 2016-12-17 17:16 • 来自相关话题

经常接到咨询,有的家属失联,突然联系不上,有的家属接到拘留通知书,被刑拘或行政拘留,一时间,慌慌张张,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作为律师的我,也最担心半夜接到亲友被刑拘的电话,那么,当得知家人或亲朋突然被抓或是收到一纸拘留或逮捕通知书,作为家属,到底该怎么办呢?

一、被刑事拘留,侦查阶段只有律师可以会见,只有律师能见到被拘留家属

刑事案件中,法院判决生效以前,家属是不能和犯罪嫌疑人见面的,只有律师才能见到。因此,在您的家人被刑事拘留之后,家属应该尽快委托律师,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让律师会见当事人,及时了解案件的情况。刑事案件,律师越早介入,越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律师可以了解涉嫌罪名,案件办理进展,申请取保候审,有无刑讯逼供等。如果犯罪嫌疑人遭遇过刑讯逼供等,他可以在会见律师的时候向律师讲明情况,律师可以代表犯罪嫌疑人向检察院等部门提出控告,如果事实属实,那么办案机关通过刑讯逼供取得的口供将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二、如何得知家属被刑拘

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规定,拘留犯罪嫌疑人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处所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如果听说家属被抓,又没有收到刑事拘留通知书,可以直接向办案机关了解相关情况。

三、如何得知被刑事拘留在何处?

您可以通过刑事拘留通知书上所载明的看守所确定其关押地方;若未能及时收到刑事拘留通知书,则可以直接向所了解到的办理案件的侦查机关询问。

四、如果收到刑拘的法律文书,该怎么办?

如果家属得到刑拘通知书,说明侦查机关已经掌握了一些证据,您的家人可能已涉嫌犯罪。

刑拘通知书会向您透露以下信息:(1)您的家人涉嫌的罪名;(2)办案机关和办案人员是谁;(3)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10日内,最长37天,检察机关自侦案件10日内,最长14天,您的家人就会被检察院批准逮捕或释放。

当您得到刑拘通知的时候,您可以存一些钱以及送衣物到被拘留的看守所,更重要的是及时委托律师会见,为他提供法律帮助。

五、律师对家属被刑拘后的作用,从心理到法律支持都是很有必要的

刚进看守所您的家人是非常痛苦和无助的,吃穿都是问题,所以我们建议您到看守所去为他存点钱,顺便给他带点穿的衣服和洗漱用品。您可以在看守所专门的接待室里存钱, 通常是两千左右,有的看守所规定一个月只能花五百,有的看守所,没有限制,建议还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多存为好。同时,再一次建议尽快委托律师会见,这个期间家属的心理是最脆弱和需要支撑的时候,律师会见,可以让他尽快知道,家里人还没有放弃他,在帮助他,同时,又能获得法律上的支持,了解案件的程序,客观认识自己的罪与非罪,罪刑轻重,也为家属提供最客观的情况,以便作最正确的判断。

六、 亲属 亲戚 家属和律师应尽快联系承办警官

办理案件的侦查机关应在您的家人被拘留后的24小时内制作《拘留通知书》,写明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并送达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建议家属主动和办理案件的公安机关联系,可以主张不要邮寄《拘留通知书》,由犯罪嫌疑人的亲属直接去公安机关签领,一般情况下,只要能证明是犯罪嫌疑人的亲属或朋友,公安机关会同意这一正当要求。这样的话可以面见承办警官,尽可能的了解信息,同时使家属被拘留的信息,尽量不被传播。

若公安机关仍不同意家属直接签领《拘留通知书》的要求,那么家属就应该立即委托律师前往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以便及时了解案情,研究对策。

七、家属怎么才能委托律师

有拘留通知书的应带到律师事务所让律师了解更多具体情况,有助于案件的办理,如果确实没有拘留通知书的,也可以到律师事务所办理委托手续,,必须是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才可以委托。

八、哪些家属 亲属 亲戚可以委托律师

犯罪嫌疑人有权聘请律师,其可以自己聘请,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聘请。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其近亲属,可以为其聘请律师;如无近亲属的,其他亲属或者朋友也可以代为聘请律师。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查看全部
经常接到咨询,有的家属失联,突然联系不上,有的家属接到拘留通知书,被刑拘或行政拘留,一时间,慌慌张张,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作为律师的我,也最担心半夜接到亲友被刑拘的电话,那么,当得知家人或亲朋突然被抓或是收到一纸拘留或逮捕通知书,作为家属,到底该怎么办呢?

一、被刑事拘留,侦查阶段只有律师可以会见,只有律师能见到被拘留家属

刑事案件中,法院判决生效以前,家属是不能和犯罪嫌疑人见面的,只有律师才能见到。因此,在您的家人被刑事拘留之后,家属应该尽快委托律师,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让律师会见当事人,及时了解案件的情况。刑事案件,律师越早介入,越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律师可以了解涉嫌罪名,案件办理进展,申请取保候审,有无刑讯逼供等。如果犯罪嫌疑人遭遇过刑讯逼供等,他可以在会见律师的时候向律师讲明情况,律师可以代表犯罪嫌疑人向检察院等部门提出控告,如果事实属实,那么办案机关通过刑讯逼供取得的口供将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b365b56cd069db6717d25f31f2346b77.jpg


二、如何得知家属被刑拘

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规定,拘留犯罪嫌疑人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处所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如果听说家属被抓,又没有收到刑事拘留通知书,可以直接向办案机关了解相关情况。

三、如何得知被刑事拘留在何处?

您可以通过刑事拘留通知书上所载明的看守所确定其关押地方;若未能及时收到刑事拘留通知书,则可以直接向所了解到的办理案件的侦查机关询问。

四、如果收到刑拘的法律文书,该怎么办?

如果家属得到刑拘通知书,说明侦查机关已经掌握了一些证据,您的家人可能已涉嫌犯罪。

刑拘通知书会向您透露以下信息:(1)您的家人涉嫌的罪名;(2)办案机关和办案人员是谁;(3)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10日内,最长37天,检察机关自侦案件10日内,最长14天,您的家人就会被检察院批准逮捕或释放。

当您得到刑拘通知的时候,您可以存一些钱以及送衣物到被拘留的看守所,更重要的是及时委托律师会见,为他提供法律帮助。

五、律师对家属被刑拘后的作用,从心理到法律支持都是很有必要的

刚进看守所您的家人是非常痛苦和无助的,吃穿都是问题,所以我们建议您到看守所去为他存点钱,顺便给他带点穿的衣服和洗漱用品。您可以在看守所专门的接待室里存钱, 通常是两千左右,有的看守所规定一个月只能花五百,有的看守所,没有限制,建议还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多存为好。同时,再一次建议尽快委托律师会见,这个期间家属的心理是最脆弱和需要支撑的时候,律师会见,可以让他尽快知道,家里人还没有放弃他,在帮助他,同时,又能获得法律上的支持,了解案件的程序,客观认识自己的罪与非罪,罪刑轻重,也为家属提供最客观的情况,以便作最正确的判断。

六、 亲属 亲戚 家属和律师应尽快联系承办警官

办理案件的侦查机关应在您的家人被拘留后的24小时内制作《拘留通知书》,写明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并送达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建议家属主动和办理案件的公安机关联系,可以主张不要邮寄《拘留通知书》,由犯罪嫌疑人的亲属直接去公安机关签领,一般情况下,只要能证明是犯罪嫌疑人的亲属或朋友,公安机关会同意这一正当要求。这样的话可以面见承办警官,尽可能的了解信息,同时使家属被拘留的信息,尽量不被传播。

若公安机关仍不同意家属直接签领《拘留通知书》的要求,那么家属就应该立即委托律师前往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以便及时了解案情,研究对策。

七、家属怎么才能委托律师

有拘留通知书的应带到律师事务所让律师了解更多具体情况,有助于案件的办理,如果确实没有拘留通知书的,也可以到律师事务所办理委托手续,,必须是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才可以委托。

八、哪些家属 亲属 亲戚可以委托律师

犯罪嫌疑人有权聘请律师,其可以自己聘请,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聘请。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其近亲属,可以为其聘请律师;如无近亲属的,其他亲属或者朋友也可以代为聘请律师。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未带身份证等于可以被强制传唤?

申律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721 次浏览 • 2016-12-16 22:32 • 来自相关话题

据网上曝光一与深圳警方强制传唤女孩视频,从视频可以看到,两个女孩过马路时被警察盘查身份证,由于没带身份证,被警察强制传唤。在警车上,双方起了一些言语冲突。双方争论中,穿制服的警察质问女孩:“你没有身份证,还不接受调查!”“我怀疑你是个男的,你上女厕所干吗?”“今天就是你自己犯贱。”“我要把你们跟那些小偷、艾滋病、强盗关到一起去,让你们享受去...”

看到此视频时,绝大多数网友基本上都是感觉不可思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过不带身份证出门的经历,难道,仅仅是因为没带身份证就能被警察进行言语上或者肢体上的刁难、甚至强制传唤到派出所么?
北京申辉律师事务所律师,向公众普及,当公民在遇到警方查验身份证时应该怎么面对!首先,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增加了一种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情形,即“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根据这项规定,公民没有携带或者拒绝警察查验身份证时,警察有权将公民带到公安机关做进一步调查,最长可留置盘问48小时。对于公民没有携带身份证或者拒绝警察查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臧铁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法律并没有强制规定,公民一定要随身携带身份证,但是,公民进行社会活动时,由于没有携带身份证,在被警察查验时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例如没有带驾照、护照、或者没有朋友可以证明时),或者拒绝警察查验的时候,根据人民警察法和刑事诉讼法,人民警察有权将公民带到公安机关做进一步调查,公安机关可对公民进行留置盘问,最长24小时,特殊情况48小时。“这样的话(随身携带身份证)对公民自己是个方便。”。
那么,法律中到底规定了哪些警察可以查验公民身份证的情形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五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
(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
(四)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并且,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本次事件中还涉及到一个法律专业术语是“强制传唤”,那么法律中规定了哪些可以强制传唤的情形呢?申辉律师认为,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本事件中的两位女孩在没有其他证据证明有需要传唤的必要性时,仅仅因为没有携带身份证而被警方强制传唤的做法是非常不当的。那么,万一公民在遇到查验时,忘记带身份证了怎么办?申辉律师认为,公民可以通过报出正确身份信息,或者可以出示驾驶证、护照、工作证、居住证等相关证件,证明身份。警方也可以通过警特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核对公民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来达到查验身份的目的。至于像视频中的警察在没有合理证据的情况下,强制传唤两人到派出所,并使用言语暴力的执法方式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文章来源:北京申辉律师事务所 查看全部
据网上曝光一与深圳警方强制传唤女孩视频,从视频可以看到,两个女孩过马路时被警察盘查身份证,由于没带身份证,被警察强制传唤。在警车上,双方起了一些言语冲突。双方争论中,穿制服的警察质问女孩:“你没有身份证,还不接受调查!”“我怀疑你是个男的,你上女厕所干吗?”“今天就是你自己犯贱。”“我要把你们跟那些小偷、艾滋病、强盗关到一起去,让你们享受去...”

看到此视频时,绝大多数网友基本上都是感觉不可思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过不带身份证出门的经历,难道,仅仅是因为没带身份证就能被警察进行言语上或者肢体上的刁难、甚至强制传唤到派出所么?
北京申辉律师事务所律师,向公众普及,当公民在遇到警方查验身份证时应该怎么面对!首先,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增加了一种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情形,即“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根据这项规定,公民没有携带或者拒绝警察查验身份证时,警察有权将公民带到公安机关做进一步调查,最长可留置盘问48小时。对于公民没有携带身份证或者拒绝警察查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臧铁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法律并没有强制规定,公民一定要随身携带身份证,但是,公民进行社会活动时,由于没有携带身份证,在被警察查验时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例如没有带驾照、护照、或者没有朋友可以证明时),或者拒绝警察查验的时候,根据人民警察法和刑事诉讼法,人民警察有权将公民带到公安机关做进一步调查,公安机关可对公民进行留置盘问,最长24小时,特殊情况48小时。“这样的话(随身携带身份证)对公民自己是个方便。”。
那么,法律中到底规定了哪些警察可以查验公民身份证的情形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五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
(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
(四)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并且,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本次事件中还涉及到一个法律专业术语是“强制传唤”,那么法律中规定了哪些可以强制传唤的情形呢?申辉律师认为,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本事件中的两位女孩在没有其他证据证明有需要传唤的必要性时,仅仅因为没有携带身份证而被警方强制传唤的做法是非常不当的。那么,万一公民在遇到查验时,忘记带身份证了怎么办?申辉律师认为,公民可以通过报出正确身份信息,或者可以出示驾驶证、护照、工作证、居住证等相关证件,证明身份。警方也可以通过警特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核对公民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来达到查验身份的目的。至于像视频中的警察在没有合理证据的情况下,强制传唤两人到派出所,并使用言语暴力的执法方式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文章来源:北京申辉律师事务所

刑事案件的三个阶段

法律人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759 次浏览 • 2016-07-29 16:17 • 来自相关话题

绝大部分的刑事案件,从人被抓直到判刑,都要经历三个阶段,也就是说,一个刑事诉讼的完整程序包含: 1、侦查阶段(公安阶段) 2、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阶段) 3、审判阶段(法院阶段)。1、侦查: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的案件情况。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犯罪嫌疑 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2、审查起诉: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3、审判: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

辩护律师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可以同在押的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开庭审理时,辩护律师为被告人辩护。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第163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法庭审理后,人民法院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查看全部
绝大部分的刑事案件,从人被抓直到判刑,都要经历三个阶段,也就是说,一个刑事诉讼的完整程序包含: 1、侦查阶段(公安阶段) 2、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阶段) 3、审判阶段(法院阶段)。
1、侦查: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的案件情况。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犯罪嫌疑 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2、审查起诉: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3、审判: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

辩护律师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可以同在押的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开庭审理时,辩护律师为被告人辩护。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第163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法庭审理后,人民法院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